4、巴西龟又称“红耳龟”,原产于美国中南部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香港引入。由于其生命力顽强、极易饲养,因此在我国国内养殖场大量繁殖。史海涛说:“在我国,巴西龟的养殖量很大。养殖场主要集中在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浙江和江苏五省,每年新增的数量大概到5千万只左右。在海南省,有的养殖场年产量能够达到几百万只。”除了国内的大规模养殖,每年从国外进口的仍有8百万只左右。
5、“北京的花鸟鱼虫市场,所有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中,包括蜥蜴、蛇、蛙、蝾螈在内,三个中就有两个是巴西龟。”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主任助理曾岩告诉《北京科技报》,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1月,她和她的同事们曾专门作了一个名为《北京市两栖爬行动物宠物市场现状》的调查报告,涉及到北京市场上约100多种可见的两栖爬行宠物。在他们的评估中,巴西龟是在市场中销售数量最大、最常见的物种之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受到了百姓的欢迎,购买的人数非常多。
6、在网络上交流喂养爬行宠物的论坛“爬盟”上,分享自己喂养巴西龟经验的帖子比比皆是,有的“爬友”表示,自己前前后后养过十来只巴西龟,每次都是最后送人了事。
7、“巴西龟比本土龟的生存能力强很多,本土龟根本不是对手。”史海涛表示,巴西龟成体个头大,在争夺食物和栖息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,在高密度的环境和多物种的同台竞争中具有极强的适应性。此外,在国内的养殖实验中,也证实巴西龟的繁殖能力是本地种的数倍。
8、在宠物市场中,巴西龟被随意地放在脸盆和麻袋里销售,任其爬动,这样的情况在史海涛看来,“太有可能”出现逃逸的问题。“巴西龟很容易逃进附近的环境。”而与逃逸问题相比,导致巴西龟在我国野外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放生。史海涛表示,我国龟类被放生的历史有一千多年,但是自从巴西龟出现之后,由于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了大多数人选择放生的对象。“我曾经绕着昆明圆通寺的水池走了一圈,发现在几百只龟中,只有两只是我国本地品种——中华条颈龟,其中一只已经静静死在角落中。”
9、作为全世界生物入侵的典型范例,巴西龟入侵引发的生态灾难是极其严重的。因为它的繁殖周期短,性格又更为活泼好动,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后代布满被入侵地的江河湖海,抢占大量食物和其他生存资源,使本土物种的生存环境急速恶化,数量飞速减少,最终走向灭绝,不仅是本土龟要遭殃,被巴西龟当作食物的各类水生物都难逃此劫。
10、在台湾,作为宠物的巴西龟引进不到20年,但已经在台湾定居繁殖建立族群,成为台湾最普遍的龟类。当地野外的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、贝及蛙类的卵及蝌蚪,造成了当地生态水中浩劫,如台湾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龟“独霸”,在整个生态系统中,它们占据的生活空间和食物资源达到了30%到40%,本土的龟种在当地野外很难看到,几近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