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开花落
答:修养,从广义上讲,包括整个生命形态的提升。也就是说: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。要在起心动念之间降伏妄念(不是降伏到没有念头的地步,而是降伏到与戒定慧相应的地步)。这就是修养。狭义的修炼指的是冥想,但它是广义修炼的基础。禅修是对专注力的培养,而坐禅则是对智慧的追求。当心境稳定下来,人就能在稳定中更清晰地看清事物;但如果这种清晰只是在宁静状态下才能感受到,那么当宁静状态消失时,这种感觉也会随之消失。除非用这种身心状态去领悟真理,而领悟到的真理才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。参禅是悟道的最有效途径。
答:事实上,禅宗是关于怀疑的。原始佛教是直接研究自己的生命过程或学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而话头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。最初,话头只是用来制止妄念的,但当妄念制止到一定程度时,自然会产生疑惑,这时话头才有了生命力。宋代以前,修行者的根基较深,对人生的怀疑也较强烈,所以不一定要经过参话头的过程,只需要禅师的一些机锋、棒喝等,就能瞬间顿悟。然而到了宋代以后,众生根基渐弱,定力基础不足,甚至没有太多的疑惑,于是勉强使用了参话头的方法。
自古以来,哲人对人生也有很多疑惑和思考,这与参禅有什么不同呢?
答:首先,所有问题都可以大致分为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。比如,如何把一道菜烧得色香味俱全是外在的问题,而我为什么觉得这道菜好吃是内在的问题。因此,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内到外进行分类。如果一个人提出的问题更内在,他就可以说是更有德行,因为它更符合我们生命的核心。一般的哲学家都会探索世界的起源和发展。按照佛教的说法,世界的发展并非源于众生之心,所以最直接的问题当然是问 "我们的心"。哲学家追问的多是第二、第三层以下的问题。其次,话头是话语的开始,而不是话语的结束。是把问题悬置起来,让它自己消解,而不是用思维和逻辑去概括和推导出一个哲学体系。真正的佛法或禅宗是超越语言的,它是通过实践体验到的生命的全部。
请与我们分享您对禅净双修的看法。
答:"佛 "是觉悟的意思,而觉悟是一种境界。因此,在佛教中,我们经常提到禅、密、真如、涅槃、空......。虽然名称不同,但都代表了一种无言无念的修行境界。例如,净土法门中的 "见性成佛,了生无生 "和密宗中的 "大手印 "也是指觉悟的境界。这也说明,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悟道达到圆满。在中国禅宗中,只有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达到开悟的目的,比如对头说法和练功。因此,广义的禅并不局限于中国禅。念佛也是达到禅的境界的一种修行方法。以上是从禅的角度来说的。其次,从 "净 "的角度看,学习佛法本来就是为了离色得净,所以禅必须与 "净 "相应。如果不与清净相应,那就不是佛法。因此,从广义上讲,禅与净的目标是一致的,唯一不同的是入门方法。方法初看似乎不同,但 "方便有多途,顿悟无二路"。它们都通向自我实现的境界。其次是现代有很多人把念佛和求生净土视为一体,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。念佛不一定等同于求生。我个人认为,一个人可以把一生所修的善业都用在求生净土上,并不是只有念阿弥陀佛名号才能往生净土。净土法门需要信、愿、行,广义的行包括直接修善、行菩萨道等。因此,念佛只是一种行为,而不是全部。所谓的念佛,佛号的相好、功德、实相都是不同层次的。即使是念佛,散心和专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如果一个人能够将佛号念到心逐渐稳定下来,那么他的心就能从污浊逐渐净化。此外,当一个人能够将佛号念到与佛心相应的程度时,就能从禅定中开发智慧,而开发智慧就类似于禅宗中的开悟。
只用散乱的心念佛号有什么好处吗?
答:真正的修行是通过明心见性来消除烦恼和无明。因此,如果只是散心念佛,就要问念佛对消除烦恼和无明有多大帮助。如果念佛之后,嗔恨心和贪嗔痴还和以前一样,对世间的执着还和以前一样‥‥žžž,那么,在某种程度上,这样念佛,即使与佛法结下了善缘,种下了善根,但这些善根何时才能发芽呢?我不知道,因为如果你没有真正努力修行,就不能说你已经萌发了善根!
您能举例说明禅修和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吗?
答:比如,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产生贪念和嗔恨心。看到一个人,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,嗔恨心和贪欲心马上就会出现。不过,心境比较稳定的人,即使出现妄念,也不会那么暴躁,所以可能只是动一下,不会执着太久。心定的境界是定力,智慧则是指如何对待贪嗔痴的表现。有智慧、有定力的人很容易降伏以前的习气。所谓降伏,就好比车轮滚得很快时,如何让它停下来,这就是定力;而在哪里转动,这就是智慧。事实上,即使没有修行的人也有定力和智慧,只是层次不同而已。定力越深,智慧越高,处世就越圆满。
答:就禅修而言,如果心太散乱,就不可能看得清楚。因此,经典中有一个常见的比喻:如果水波过于汹涌,就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影像。或者说,心散了,我们就无法集中精力思考。因此,即使是在读书或工作的世界里,我们也需要拥有专注的力量。
但从智慧的角度来看,为什么没有专注力呢?这是因为无始以来,众生的心都是业、妄、散的,都是受无明习气的驱使,与诸法实相不相应。我们要能够定下来,摆脱无明和妄想的业力,才能冷静客观地看到世界的实相。
因此,定力是降伏过去的业力,而智慧则是客观看待这个世界的能力。
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降伏妄想和执着?
答:我个人使用的方法是 "客观"。例如,如果你对某人非常不满,你可以这样想:"这是因为我在场,我有这种感觉,但如果我不在场,这与我无关。这样,你当然就不会感到难过了。如果你把自己从这种情况中拉远一点,你就不会感觉那么糟糕了。如果还是无法抑制,你甚至可以观想佛教中的 "死"。如果你死了,即使你最恨的人踩在你的背上,你也必须接受。
我怎样才能从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?
答:聪明的人可以防患于未然。例如,当一棵树刚刚发芽时,要把它压死是非常容易的,但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,就很难了。其次,当事情变得非常严重时,一定要有这样的态度:"除了尽力处理之外,我还准备承担一切后果"。因为人之所以烦恼,主要是放不下未来,放不下过去。如果能先放下得失之心,再去面对问题、处理问题,一步一个脚印,只问耕耘不问收获,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了。
哪怕退一步说:心情不好的时候,去郊游、听音乐等,等到身心稳定之后再处理,这样也不错。但是,如果一时忍不住,可以绕道而行,但毕竟要面对问题。从禅的角度看,禅不是逃避问题,而是直接承担问题,在承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。心包括整个法界,所以无处可逃。
如果没有这种心力,向别人求助是好是坏?
答:这是一个过程。比如,孩子最初会依赖父母和长辈为他们解决问题,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,他们应该自己承担问题。我们不能强迫孩子直接承担问题,但他们也需要自己成长,不能一直依赖大人。
答:就我个人而言,这几年我一直在训练自己的独立能力。因为我认为,要想获得自由,首先要能够独立,而独立首先要自立。如果我能自立,那么在思想、情感和生活中,我就需要越来越少地依赖他人。而不依附。而自立又只能从少欲知足开始,如果欲望太多,越会受环境、人事的制约,而不得自在。因此,我在与人交往时,首先追求的是少欲自足;然后在自足的基础上寻求助人--但也尽量避免让对方依附于我。
答:就是不依赖他人,不拒绝他人。
答:是的,但当一个人的智慧不够时,只会把自己的业障和他人的问题混为一谈,结果两败俱伤。觉悟众生是一个目标,但要顺其自然。
但在许愿时,不是应该越大越好吗?
答:发愿再大,也要从近期出发。就像 "众生无边誓愿度 "一样,应该从自己的亲朋好友做起。愿虽圆满,但实现仍有始有终。
怎样才能增长菩提心,使其不至于丧失?
答:我认为最主要的是 "真诚待人"。真诚的东西不会变质,会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增长。就我个人而言,在学佛的过程中,我的进步是缓慢而稳定的,所以没有退步。我心平气和,真诚待人,从不勉强自己做超出自己水平和境界的事。如果过于勉强自己,也会有力不从心、反弹的时候。
一般来说,我们心中的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差距,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调整呢?
答:心灵之大,足以涵盖一切境界。虽然我过去学的是理科,也读过很多文史类的书。但是,我读这些书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,也不是为了成为赚钱的工具,而是因为它们是我们心灵的一部分。如果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是我们一切境界的一部分,那么我们的心量自然就会增大。如果我们能感受到众生与我们在一切境界中都是和谐的,那么我们的心量自然就会增长。如果我们说:"虽然你我是不同的个体,但我仍然想帮助你。这样做的话,如果前提不对,就会身心疲惫。
心的大小取决于心的大小,而心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心的本质的理解有多深。
答:我对农禅寺的最初印象是参禅。经过几年的读经,我渐渐感到自己的思维已经达到了极限。虽然多读几本经书可以拓宽层次,但不可能增加深度。那几年,我想有所突破,却无从下手。后来我想,"只有运用修行的方法,我才能有所突破!而修行,当然就是打禅拳。因为农禅寺是禅修的道场,而我又想在禅修方面有所突破,所以我选择了农禅寺。
你为什么选择学习禅宗而不是其他方法?
答:我刚才说过,我在佛经中感受最深的是中论。中论讲的是 "空",而 "空 "是不着相的。但是,密宗和净宗的出发点是执着于相,而禅宗不是。即使禅的方法也是相,但却是无相的相。其次,我感叹在原始佛教时期,短短几个月就能开悟。因为当时使用的方法简单直接。而现在的修行方法却很迂回,只注重形式和规范,把重要的目标当成遥不可及的梦想。这样一来,目标不断落空,方法越来越迂回,然后就说末法时代众生根性差,真是颠倒黑白。禅宗的方法更根本、更简单、更直接。
我想请您谈谈父母不希望子女学佛的排斥心理。
答:刚开始学佛的人,一般都比较狂热。尤其是在对教义尚未理解的情况下,更容易在形式上浪费精力。因此,刚开始学佛时,应保持一种不狂热、不重形式的态度,把精力放在观念的提升和人生的体悟上,不要操之过急,咄咄逼人。很多问题之所以出现,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。比如,如果认为父母是外道,当然会伤心。我认为有些人信佛,但他们没有 "犹太 "心态。犹太人是游牧民族,耶和华是他们的战神,所以他们信奉的是 "保护自己,打败别人",他们把自己的宗教视为武器,所以宗教战争不可避免。真正的佛教是包容一切的,包容可以减少很多问题。
答: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深刻、更高远,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狭隘、更偏颇。离世不是离开这个世界,而是离开对世界的执着。有了执念,人的心胸就会变得狭小,使人生变得狭隘和束缚。只有心量大了,没有了执着,人生才会变得深刻而完整。
朝花夕拾 25 周年纪念访谈南洋理工大学。